媒体报道

这家媒体竞|利来体育娱乐争上岗+双向选择99人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次阅读 2025-02-10

  2023年8月底★★,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璐在市文旅局采访时得知,宜昌将在2024年承办中国图书馆年会,项目涉及会务服务★、会展、直录播★★★、专题片拍摄★★★、新闻宣传等多项内容。

  其中★,中心新媒体公司荣膺2024中国报业技术创新企业;宜昌智慧党建云平台与中组部的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对接,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地市级自建党建平台;“市民e家”生活公共服务平台因技术创新获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应用案例二等奖★。

  打破原来报纸、电视★、广播、网端边界和自成体系的采编格局,各媒体记者、编辑、摄影★、摄像打通使用,按需分配到新闻采集中心、编发中心所属各部门,让一支队伍服务多个平台。

  在当天的采编经营联席会上,刘璐分享信息后,中心迅速成立项目专班,最终成功拿下该展会活动的承办权。

  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主任郑书香近日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中宣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试点单位之一利来体育娱乐,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自2022年成立以来★,便以★★“充分整★★、深度融、新闻+★★★、政策扶”为指导方针利来体育娱乐★,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新路径★★★。

  ★“下一步★,我们将在体制机制改革、深度融合★★★、集约化发展上不断突破,奋力打造全国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示范样板★★★。”谈及未来★★,郑书香表示★★★,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将继续用行动书写“干在实处★★,融向未来★”的融媒新篇。

  从组织架构的重塑到采编经营的创新,再到全息媒体的构建,短短两年时间里,该中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

  走上新岗位后,他带领团队扎根县市区基层,创新策划了工厂音乐节、首届宜昌“村BA”等活动,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中心给我们提供了平等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面对改革★★★,唯有迎难而上,才能不负期待。★★★”熊小磊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员工的心声★★。

  11月21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头版刊发记者汤广花采写的文章《湖北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奋力打造市级媒体融合发展样板,两年来——实现从人融、事融向心融转变》,具体如下:

  ★“通过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职工双向选择,一共有99名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干部平均年龄由52岁降至4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3%,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大幅提升★★★。”

  在郑书香看来,干事创业,关键在人★。今年★★,中心建立了干部履职尽责后评估机制★★★,8月又新提拔重用干部28人,平职调整18人★★★,并通过校园“招才兴业”招聘,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现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充盈,实现了从人融★★★、事融向心融的转变。★★★”

  采编★★★、经营★★★“双轮驱动”★,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近两年,中心深化流程再造,出台大客户服务办法★★、首席服务官实施办法等★★★,加强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主体的战略合作,大力拓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孵化多个数字产业项目。

  同时,按照★★“三统三分”的思路,通过统一体系★★★、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分层★、分类★、分配,优化薪酬体系和绩效考评体系,实现了按岗定薪、以绩取酬、全员考核★;健全奖励制度,定期对优秀作品、项目和团队予以绩效和荣誉奖励,有效激发了创业活力。

  宜昌市民邹媛媛是一名“资深”乐迷★★,她曾在“我的宜昌”客户端浏览宜昌举办演唱会的信息,如今常常能收到此类信息的推送。“这不仅是一个好看的客户端★★,更是一个懂我的客户端。”邹媛媛感叹道。

  这次竞争上岗,一共吸引了该中心25名干部报名竞聘正科职岗位,120名职工竞聘副科职岗位★★★。在激烈的竞争中★,熊小磊最终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和创新的思路脱颖而出。

  年初,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启动中层干部职工竞争上岗和员工双向选择。彼时★★,熊小磊还是中心旗下数智会展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当看到通知中提出“不拘一格用人★★”时★★,他决定一试,报名竞聘群众通联部副主任。

  2023年★★★,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实现总收入2.59亿元★;2024年1至10月★★★,实现总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0%……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这家位于湖北的市级媒体何以实现经营增长★?

  以“我的宜昌”为主★★★,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阵地和市★、县两级新媒体矩阵为辅★★,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构建起★“一主两辅”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

  目前★★★,★“我的宜昌”建有新闻★★、政务★★、服务、互动4个板块,加强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精准化推送,增强沉浸式体验和用户黏性★★★,自今年2月27日正式上线万人次。

  对于一家媒体而言★,灵活高效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员工活力。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将重塑组织架构放在首位,在架构设计上提出“1+3”模式利来体育娱乐,即在党委集中领导下,编委会负责新闻,管委会专注管理,经营委则聚焦产业发展。

  “实行采编经营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信息共享,让新闻人更纯粹、经营人更专业。”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副总编辑王贤介绍说★★★,采编经营联席会议制度打破了原有各媒体经营“自求平衡”的格局,建立起统一的媒资库,实现高效打通、共享共赢。

  例如★★,策划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大型报道,创新“报纸+广播+电视+短视频+微信+外宣”全媒体报道形式,综合阅读量突破1200万。

  除了专注于本地传播★★★,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还致力于向世界讲好宜昌故事。通过组建国际传播工作室,运营英文网站和海外社交媒体矩阵★★,《橙子之城》纪录片被海外560余家主流媒体转载★,覆盖人次达3.6亿;与新华社联合摄制的国际传播系列片《绿水青山里的中国年》,全网阅读量突破1000万次。

  “精准掌握用户需求★★,并进行及时精准推送,‘我的宜昌’客户端通过对用户★‘投其所好’,实现了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的转变★★★。”承担客户端建设的宜昌三峡日报新媒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赵伟告诉记者,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同时,积极拥抱新技术,对接宜昌“城市大脑★★★”技术底座,加快建设“我的宜昌★”自主可控城市综合服务客户端。

  据透露★★,在这次项目中★★★,中心充分利用采编经营联席会机制,调动骨干力量开展新闻宣传和项目执行★★,创下新闻宣传总阅读量破1000万次、经营收入超500万元的佳绩★★★。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整合成立了宜昌三峡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将原有26家市场主体整合优化为10家公司,承担市场开拓、园区建设、企业孵化、经营服务保障等职责。